前不久,知乎上一個知友發(fā)布了一個話題: “為什么在辦公室,除了幾個大領導,完全看不到40多歲的男人?他們都去哪了?”
這位知友常年混跡在魔都的中小型私企,最近剛剛跳槽到一家做室內(nèi)裝飾的單位,單位大約有百來號人,但放眼望去,幾乎全是90后和00后,80后寥寥無幾,超過40歲的,除了兩個總監(jiān),再無他人。那位知友本身是89年的,也才剛好30出頭,沒想到他這個年齡在單位已經(jīng)算很大了,所以他就提出了剛剛的疑問。
沒想到這個話題迅速就火起來了,有數(shù)百人在話題下留言回答,絕大部分都是年過30的男男女女:
他們有的常年在一二線城市打拼,掙了一點錢,拼得一身累,年級大了,競爭不過比自己小一輪的年輕人,只能回老家另謀出路;
有的在某行業(yè)浸淫多年,30歲后勉強做到主管級別,然后再難晉升,歲數(shù)越大,地位越尷尬,只能依仗有限的資源和人脈,硬著頭皮出來創(chuàng)業(yè),九死一生,前途未卜;
有的任職于國企單位,常年做著流水型作業(yè),隨著年紀增大,學習能力跟不上,技能退化嚴重,只能在單位混吃等死,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......
所有的千言萬語,總結起來就是張愛玲曾經(jīng)說過的一句話:“中年以后的男人,時常會覺得孤獨,因為他一睜開眼睛,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,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。”
男人真的很難,而且這種難是全方位的——既有家庭的掙扎,又有來自職場的無休止壓力;既有來自伴侶的叨叨,又有對子女成長的擔憂;最后還受困于自身成長的無限困擾......
而女人的難,很多都來自家庭。一個女人就算職場不如意,但只要家庭和睦,生活就會覺得美滿。
這一切困惱的因素,導致現(xiàn)在越來越多男人下班后回到家,卻選擇在車里聽個音樂抽根煙,仿佛只有在這個封閉的狹窄車廂里,才能感受到難得的平靜與愜意。
我們再去看一組數(shù)據(jù):亞馬遜員工平均年齡為31歲,谷歌員工平均年齡為30歲,F(xiàn)acebook員工平均年齡是28歲,而老牌公司IBM,平均年齡是38歲,出于公司運營和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考慮,這家公司近兩年采用各種辦法裁減40歲以上的員工。
企業(yè)對于所有職場中年男人,都非常不待見,這是一件無比殘酷又無比現(xiàn)實的事情,中年失業(yè)似乎已經(jīng)變得難以避免。而如果要給人生的困窘程度排名的話,“中年失業(yè)”絕對名列前席。
你想想,人到中年,突然沒了工作,會感覺整個人都沒有了寄托;沒了往日受人重視的職場地位,感覺自己就是個廢人,只有給妻子差遣的份;最要命的是沒了收入,但每月的支出不會停,房貸、車貸、孩子補習費用、日常家庭開銷......一分都少不了!
那這一群職場中年男人,40歲失業(yè)之后都去哪了呢?
老陳,43歲,從人事總監(jiān)到外賣員
41歲生日那天,因為公司高層變動,我被辭退了。當時的公司在本地也算是比較大型的私企,我在企業(yè)服務了快15年,從一個普通職員做到人事總監(jiān),我從來不相信我居然也會被辭退。
說實話,在公司里這些年我太安逸了,除了最初幾年比較拼,后面都在吃老本。當初以為這工作能穩(wěn)定一輩子,到了40歲算是明白了,能有什么是穩(wěn)定的?并沒有!
頹廢了一年多之后,我才開始找工作,但沒有一家企業(yè)想要一個四十多歲的人事總監(jiān),連降格做人事經(jīng)理我都被人嫌棄。
迫不得已只能去送外賣,這個行業(yè)是有點辛苦,但賺得不少,我真不知道自己能干多久,畢竟歲月不饒人,送外賣這行也是靠體力賺錢,過幾年還得想新法子。但人生不就這樣嗎?當年圖穩(wěn)定在公司里消磨光陰,誰能料到后來的變化。人這輩子說長不長,說短也不短,沒有什么長久的穩(wěn)定,永遠得為下一步考慮。
張老師,40歲,焦慮的小學教師
大家都羨慕我工作輕松,收入穩(wěn)定,但這種一眼望到頭的人生,誰又真的想要呢。
我們那時候選老師可不比現(xiàn)在,選拔很嚴格,能進的都是學習優(yōu)異的,當時的普遍認知是“考不上中專的才去上高中”。沖著這樣的認知,我上了師范中專,畢業(yè)后被分配到基層當小學教師。
一開始還覺得挺好,過了30慢慢就總覺得心有不甘?,F(xiàn)在可以看到自己的未來,就是在小地方當一輩子老師。
早十年就有同事下海經(jīng)商了,自己沒那種拋棄一切的魄力,就這么耗著。耗到現(xiàn)在40歲,焦慮只增不減,再不行動人生可就真的要虛度過去了。所以我現(xiàn)在也準備辭職,跟朋友一起做做紅酒,炒炒股票,反正什么項目賺錢的我都想試試。
還有二十年才退休,不努力不行啊~
老鄧,41歲,不認老的老司機
不要叫我老鄧,我才41歲,還年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