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歲,是很多人成長過程中積累足夠社會經(jīng)驗、走向成熟的年齡節(jié)點。然而在頻頻曝出的裁員新聞和離職風波事件中,工作經(jīng)驗豐富的35歲求職者們卻發(fā)現(xiàn),不少用人單位已經(jīng)將求職門檻設為“年齡35歲周歲以下”。 職場、家庭各方危機接踵而至,越來越多30+的職場
01
35歲成了職場人的一道坎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技術不斷發(fā)展的今天,很多企業(yè)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,追求新鮮血液的注入,聘用的年輕人越來越多,相應地,這也使得很多行業(yè)內(nèi)的老員工們很容易被替代,最后被迫辭職。其中,IT和互聯(lián)網(wǎng)行業(yè)是35歲職業(yè)焦慮泛濫的“重災區(qū)”,他們擔心的不僅是知識和技術更新過快,還包括來自家庭的負擔,以及對未來去向的迷茫。他們的壓力隨之增加,心情也開始莫名焦躁不安,于是就產(chǎn)生了焦慮。 02 職場焦慮癥的表現(xiàn) 01 時刻緊張 一上班就緊張,聽到開會、匯報工作等事項就會莫名擔心,嚴重時可能會影響睡眠和飲食狀況,甚至還可能演變?yōu)閼峙潞凸ぷ飨嚓P的任何事。 02 情緒煩躁 有事情做的時候覺得煩躁,總是無法靜下心來安心完成手頭上的工作,沒有事情做的時候又認為自己一無是處,無法與人友好和善地交流。 03 疑心重 覺得工作中處處充滿危機,對未來十分悲觀和絕望,工作上稍有不順就容易懷疑自己被領導穿小鞋,進而質(zhì)疑自己的能力,是否比別人更差勁,導致自己工作分心而犯錯。 04 職業(yè)目標不清晰 沒有任何動力規(guī)劃自己的未來,整天渾渾噩噩,不想與別人溝通,對自己的工作前景沒有任何想法。 05 機械化工作,過分強調(diào)速度 這種強迫自己快速完成工作的行為,并非是追求完美,而是不積極主動地尋求自我發(fā)展,只在被強制安排事情的時候才會選擇去行動。工作總是很快做完,做不完就會焦慮,逼迫著自己完成,沒有完成就會焦躁不安,但因為缺乏真正的思考和投入,這樣工作呈現(xiàn)的質(zhì)量往往不高。 每個人都會產(chǎn)生職場焦慮,適度的焦慮也許會讓人產(chǎn)生積極向上的動力,而過度的職場焦慮則適得其反,這樣的負面情緒持續(xù)積攢不僅會阻礙職業(yè)的成長,加速“35+人在職場上消失”的速度,而且會對人的身心健康產(chǎn)生極大的影響。對于患上職場焦慮的人來說,在提升自己的技術和能力、規(guī)劃好自己目標之前,最關鍵的還是要學會緩解和疏導這些過度的焦慮情緒。 03 怎么緩解職場焦慮帶來的負面情緒 運動健身,放松身體 運動可以減輕疲乏感。因為長時間不活動,呆坐度日,肌肉極易疲勞。而且由于血液流動緩慢,疲勞恢復會更慢。因此一旦活動起來,血流暢通,疲乏的感覺就會隨之減輕。同時,運動也有助于找回自信和改善思考能力,能幫助恢復對生活的控制能力。 傾訴有度,避免發(fā)牢騷 傾訴是緩解焦慮的“良藥”。每個人性格不同,有些人習慣依靠自我消化來緩解心中的焦慮。長久下來,過量的不良情緒積聚,會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,讓自己變得更加焦慮,嚴重的還會引發(fā)心理疾病??梢試L試和最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傾訴,適當發(fā)泄自己的不滿,積極排遣心中的憂慮,甚至哭一場也是有用的哦。 但是謹記,傾訴也不是多多益善,也要有度,過了這個度就是“發(fā)牢騷”了,畢竟誰都不喜歡發(fā)牢騷的人。 手寫自己的焦慮 對于有些難以啟齒的焦慮情緒,或者說出來會影響自己的形象,可以選擇寫出來,記錄在自己的日記本或手機備忘錄里,歸類為情緒日記。寫,雖然比較慢,但在寫的過程中,也是逐漸思考和反省的過程,寫完之后,會有一種比說出來更如釋重負的感覺。 專注自己,專注當下 在職場上,焦慮源頭常常來自于與他人的比較,工作進度不一、薪資高低不同等等,都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懷疑和焦慮的泥沼。工作還是得一步一步的來,按照自己的計劃,相信自己能做好每一件事。專注當下,簡要來說,就是要做好當下(此時此刻)的工作,不要悲傷于以前的工作不佳,也不要憂慮未來的前途渺茫,做好眼前的工作,踏實前進。 35歲的職場人,不算年輕,但決不能稱之為“老年人”,也許這是一個充滿危機和焦慮的階段,但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和輕視自己,正確疏導那些過度的焦慮情緒,繼續(xù)實現(xiàn)自己的成功進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