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們來想聊聊“會做事”,這里的事是指 “做別人布置的事”。 在制定規(guī)劃、日常工作和大小項目之外,工作中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布置下來的事情要做。 這是職場的常態(tài),也是晉升漲薪的關(guān)鍵。 只有在做事的時候,你才有機會展現(xiàn)有潛力的你。 在
01 “會做事” 不是把事做成,而是把事做漂亮
事情有起點和終點。你是事情的承辦人,你的行動實現(xiàn)了終點狀態(tài)。這就是把事做成了。
例如組織一次討論會;把嘉賓從機場接到下榻賓館;找到一位最懂人工智能的專家;外包一支宣傳片;與一位業(yè)內(nèi)專家談合作等等。
但是,“會做事” 不是把事做成,而是把事做漂亮。
做事,看三個方面:做事的結(jié)果、做事的方法和做事的風格。
把事做漂亮的標準是,通過結(jié)果、方法和風格,讓事主(就是給你布置任務的人)對你有了 “三感”:安全感、信任感和滿意感。
02 知道什么事情自己做主,什么事情要請示
事主最關(guān)心的,是事情不失控。
任務一旦執(zhí)行,事主當然知道將在外,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現(xiàn)。但是怎么知道不失控呢?那就是重大的事情,事主一直知情和決定。
但是,如果每件意外的事情都請示,事主不勝其擾,你也會得到辦事不力的標簽。
那么,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主,哪些事情必須請示呢?
原則是,事情的發(fā)展不能偏離設定它時的意義。
例如,嘉賓在機場接到后,說自己要住朋友家,不住訂好的酒店。你是答應還是不答應?
當你很清楚讓嘉賓入住酒店的意義,那就根據(jù)情況答應或者不答應。例如預訂酒店只是禮遇,那就可以答應;但是預訂酒店要便于籌備工作,那就不答應。
如果你不知道意義,那就要請示。
把事辦成,是基本原則。不找借口,不抖機靈。
交辦了事情,要的就是辦成,沒有這個愿望和動機,就不被信任,以后也就沒有機會。
03 辦事有章法,快、拖、停,都有合理的理由
辦事怎么才有章法呢?
有效的辦法是事前畫工作概念圖。把事情分解成一系列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相互連接的小事情,顯示出其中的意義、關(guān)鍵點和難點。
事情在你手里執(zhí)行,可能辦得快,可能辦得慢,有時在拖延、甚至在暫停,事主問起來,你都有合理的理由。
什么是合理的理由?
那就是這么做,有利于事情辦成,而不是在回避困難。
做事情就會遇到各種已有的規(guī)則,和實際運行的非正式規(guī)則,有的是自己一方的,有的是別人的。是遵守還是打破,要看情況。
04 破局的辦法要 “妙而不邪”
事情進入困局,轉(zhuǎn)換想法找到新路就必要。
“寧可被困難打敗,也不要被困難定義”。如何不被困難定義呢?
借用《重新思考》中對如何贏得辯論的分析,我們知道高手的策略是這樣的:
第一,花很多時間尋找共同點。
第二,集中在自己的優(yōu)勢論點,少而精。
第三,不陷入攻防拉鋸戰(zhàn),好奇對方的想法。
第四,用提問來引領思考不同的角度,獲得新的信息和雙贏的方法。
你把辯論對方換成困局,道理是一樣的。
注意,采用新的做事方法,這個方法要 “妙而不邪”。如果這樣,就會讓事主有超出預期的滿意。
什么是 “妙而不邪” 呢?這是從事主的標準來看的。
“妙” 是指超出了事主的期待,甚至沒有想到;“不邪” 是指尊重事主的價值觀,不用與事主價值觀沖突的方式做事。
05 有意模仿做事漂亮的前輩
前輩不是年齡大,而是在你之前把類似的事情做得漂亮。
有意去觀察這樣的前輩,模仿他們的做法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。
要是你能去當面請教,收獲肯定更多。比較你和前輩方法的差異,你的進步也會飛快。
06 用做成小事情來堅持
做事的過程中,挫折、失敗、無力、委屈、自責、受傷、甚至崩潰,都在所難免。
但是,摔倒了,在地上待一會兒就待一會兒,最后自己爬起來。
有人理解你算你走運,沒有人理解你就是世界本來的樣子。
小倉廣說:我相信每個想把事情做好,最后卻失敗的人,并不是不夠努力,而是放棄得太早。
所有的大事情,都是通過做成一件一件小事得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