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領導總是當眾罵我,每次我都不敢反駁也不知道怎么反駁,只有盡可能表現(xiàn)得順從。但是越順從,越被罵……2、工作上遇到不公的事,但我就是不敢和別人起沖突,明明知道是別人不好,可就是沒勇氣說什么……3、工作態(tài)度已經(jīng)很努力了,但同事就是總欺負我一個人,怎么會這樣……以上都是軟弱個性的表現(xiàn),它最可怕之處,是會導致職場上人際關系的全面被動,進入軟弱-被欺負-沒人同情-更加軟弱-更加被欺負-更加沒人同情的惡性循環(huán)中。
軟弱個性的人,最痛苦的并不是備受責罵,而是自我詆毀,總覺得別人都對,自己都錯。以此成功的逃避了責任,試圖用失敗和弱小獲得同情,獲得自己對自己的原諒。這種心理狀態(tài)叫作“兒童自我狀態(tài)”。人有三種不同的自我狀態(tài):“兒童自我狀態(tài)”、“父母自我狀態(tài)”和“成人自我狀態(tài)”。下面的人生四象限,對應人的四種心理狀態(tài):“兒童心理狀態(tài)”會認為“我不好,你好”;“成人心理狀態(tài)”會認為“我好,你也好”;一個軟弱的人,在領導面前瑟瑟發(fā)抖,就是一種典型的“兒童自我狀態(tài)”,而TA的領導,進入的是“父母自我狀態(tài)”。
我們小的時候,都感受過來自父母的絕對權威。父母會用他們的方式來糾正他們認為孩子錯的行為,而孩子也會通過各種行為的調整,來找到適應父母的方式。個性軟弱的人童年往往遇到的是挑剔型父母。他們對待孩子的標準過于嚴苛,教育的方式又過于粗暴。孩子在受到父母打壓的時候,憤怒情緒的發(fā)泄本來是一種自然的反應,但挑剔型父母往往給予更粗暴的打壓,于是孩子把憤怒隱藏了起來,用沉默和退讓換取了父母的好臉色。
長久以往,這種心理直到成人也是如此——只要面對兇他們的人,潛意識里就再一次進入悲慘的“兒童自我狀態(tài)”,感到懼怕。
很多軟弱的人是很固執(zhí)的。雖然對于外界的打壓他們沉默不語,但往往對于世界他們有著極其固執(zhí)的認識,這也往往造成了他們的悲劇。固執(zhí)的人很容易對世界存在非黑即白的認識,不懂人情世故、不懂世道人心,沒有想過怎樣去和命運和解。高情商的人,都是有強大的自我意識的人,他們不會過度譴責自己,很快能從悲傷和不幸中重新振作起來。高情商的人能夠辨識他人的感受,這種技能稱為共情,這是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。如果一個人他無法共情,那是非??蓱z的,他無法通過理解和回應對方的情感,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。
《紅樓夢》里諸多優(yōu)秀的女性,如探春、寶釵甚至鳳姐,都具有這樣卓越的能力。
3、寧可滑落,也不改變
寧可眼睜睜滑落到深淵里去,也不愿意有所改變,因為害怕那改變帶來的不確定性,這種恐懼使自己寧可接受滑落的現(xiàn)實。改變軟弱個性的關鍵,就是擺脫“兒童自我狀態(tài)”,進入“成人自我狀態(tài)”。這就要求,我們所有的知識和技能都能為自己所用,而不再被過去的聲音所驅使,也不會被童年的情緒所圍困。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達到這一點,而總是企圖通過順從、取悅、討好別人來達到處境的改善,反而遭到了更嚴重的欺壓,這就是所謂“人善被人欺”現(xiàn)象。情感智力能讓你在自我成長和完善的路上走的更遠,它將帶你從獨立的個性走向共生的關系。
共生性體現(xiàn)在做人的成熟和自我接納,共生性可以讓你在社交和工作上與別人有效聯(lián)結,協(xié)同合作。軟弱的人一聽斗爭,就覺得膽戰(zhàn)心驚,擔心自己完全不行,害怕和別人產(chǎn)生紛爭矛盾。
但是,現(xiàn)實是,在一些情非得已的情況下,是需要反抗和斗爭的,而且職場上的斗爭不是一輪定勝負,而是多輪角力。多輪角力的特點,就是形勢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(fā)生變化。同時,斗爭也是講究策略的,完全可以通過斗爭的手段達到關系的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