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編自己總結的 你們看是不是這個道理
女人問男人:“你們男人總愛說一句話,我這么拼命工作,不就是為了我們的未來嗎?我就問你一個問題:沒有我,你就不奮斗了嗎?”
結果男人回答:“沒你不還有別人嗎?”
這個世界又不是只有你一個女人/男人。
當時,Lisa安慰一位沒有加成工資的下屬說:“這回雖然公司沒有批準,但我相信,憑你的能力,一定能讓公司看到你的價值?!?/span>
結果,電影里的女友成為“前任女友”,Lisa從領導變成了“前任領導”。
2 喜歡糾結
“前任戀人”和“前任領導”的第二個共同點:容易糾結。
就算是分手了很多年,看到前任的消息,心還是會微微“砰”那么一下。
即便刪掉了微信微博手機通訊錄,可還是有共同的朋友同事。
朋友圈里,看到前任的心態(tài)往往糾結的是,怕過得不好,又怕過得太好。
其實,人家過得不好,你也幫不上忙,人家過得好,更不是你的功勞。
對于“前任領導”,心態(tài)也沒好到哪里去,特別是從知名公司出來。
有一位阿里出來創(chuàng)業(yè)的老板。一開始,公司員工常常當著他的面,猛夸阿里,他都要反駁,你們知道個P啊,阿里內(nèi)斗復雜著呢……
后來,員工們覺得老板可能在阿里倍受排擠,不喜歡別人說阿里好,就開始改罵阿里,老板又坐不住了:你們這些95后,哪里懂阿里的戰(zhàn)略。
最后大家總算明白了,“阿里”這兩個字,只能老板自己念叨。
這種糾結并不奇怪。
維護老東家,是因為他還要靠“阿里”的招牌在外面混資源;貶低老東家,是因為這樣才能體現(xiàn)出他“出來單干”的正確性。
當然,同樣是糾結,兩者的差別還是蠻大的:好的前任戀人會悄悄留在心上,而好的前任領導通常都寫在履歷最顯眼的位置。
3 經(jīng)歷去魅化
前任戀人與前任領導的第三個共同點:經(jīng)歷“去魅化”。
分手的過程是這樣的:
當晚:明明要走了,卻拖著個箱子在客廳里磨磨蹭蹭,最后還落下不少東西沒帶;
第1天:出去high了一個晚上,心里還是空虛的;
1周:以為對方會先聯(lián)系自己,卻杳無音信,看來這次恐怕要變成真的了;
1個月:想給對方發(fā)微信,寫完之后又都刪了,沒意思;
3個月:身邊有了新的人,或者不如前任,或者勝過前任;
半年以上:街上偶遇,不管是否有新人,彼此都互相看不上了,可能還覺得自己放當初眼瞎……
前任領導就不一樣了,無論之前你是拍馬屁為主、埋頭加班為主、還是只會混個臉熟,離職后的主要任務只有一件事:吐槽。
離職當晚:在朋友圈里看到領導拍的辦公桌上的鮮花,下意識地評論了一句:“好遺憾”,立刻后悔了,真是天生手賤;
第一周:一個忘了踢掉你的工作群里,舊同事在狂拍領導馬屁,你在人聲最鼎沸的時候,冷笑著退了群,心情異常痛快;
一個月:和一群離職的舊同事吃飯,最好的下酒菜就是交換前任領導那點糗事;
三個月:行業(yè)展會上偶遇前任領導,想打個招呼,又不知道說什么,忽然發(fā)現(xiàn)他身邊跟著的馬仔好熟悉,想到一句經(jīng)典臺詞“他好像一條狗唉”。
六個月:你又在朋友圈里看到領導拍的辦公桌上的鮮花,猶豫了半天,你還是默默地點了個贊,“就當他是個老朋友吧……”
熱戀會讓戀人們感覺良好,權力會讓領導們感覺良好,都以為是自身的魅力所至。只有成為“前任”之后,真相才會漸漸顯露出來。
前任戀人就是一個“感情去魅”的過程,前任領導就是一個“權力去魅”的過程。
只不過,權力是單向的、利益的,比較直接了當;而感情是雙向的、感性的,雙方有時都看不清真相,殊不知,你不在這個位置,你自然就“去魅化”了,這個世界永遠不缺下一個人。
4 前任栽樹,后任乘涼
分手后,新戀情成了前任的替代品。
以前有一種說法,如果你遇到一個特別體貼的男人,會默默地記下你喜歡的菜,會在你來大姨媽時變出一碗紅棗黑糖姜茶,一切有殼的東西都會幫你剝好,不用問,他一定是被前任調(diào)教好,“檢驗合格出廠”的。
前任栽樹,后任乘涼,到底是后任的幸運還是不幸呢?如果裝傻,自然是幸運的,要是較真,那就是不幸了。
其實何必在意這些怎么來的,只要好用就行。
同樣,前任領導也會潛移默化改變一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