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過一句扎心的話: “成年人的世界里,誰不是一邊崩潰大哭,一邊抹干眼淚,繼續(xù)生活?!? 很喜歡蔣勛說的一句話: “樂于接受無常,這是一種最健康、最積極的人生狀態(tài)。” 不管生活給你出了什么難題,你不妨把它看作最自然的安排。 兵來將擋,
心態(tài)平穩(wěn)的人,總在裂縫中看到陽光
看過一個小故事:
從前有兩個人都要穿過一片大沙漠,而在路上他們都把身上的水喝光了。
走著走著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茅草屋里有兩杯水。
第一個人抱怨杯子里只有一半的水,但還是把它帶上了。
第二個人則慶幸杯子里居然還有半杯水,小心翼翼地護著它。
一陣風吹過,第一個人的水里滿是沙子,第二個人的水仍干凈如初。
于是,第一個人生氣地跳腳,把水杯的水全撒光了,他也渴死在沙漠里。
第二個人小口小口地喝水,最后成功地走出了沙漠。
同樣的困境,不一樣的心態(tài),就會有不一樣的結(jié)果。
心態(tài)平穩(wěn)了,寒風刺骨時也是四季如春;
心態(tài)不好了,艷陽高照時亦是大雪紛飛。
很喜歡一句歌詞:
“等到黑夜翻面之后,會有新的白晝。等到海嘯褪去之后,只是潮起潮落。”
那些曾經(jīng)你以為過不去的坎,都會在來日化作一陣風,輕輕帶過。
那些曾經(jīng)你以為離不開的人,都會在他日化作一場夢,慢慢忘了。
前路荊棘又何妨?生活再苦再累又如何?
你若有一個平穩(wěn)的心態(tài),也能踏出一條光明大道,也能活得有滋有味。
著名科學家霍金在21歲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癥,他也曾意志消沉過。
可是有天他看到同病房的男孩去世了,他開始有所領(lǐng)悟:
世上比我不幸的人還有很多,而我還擁有異乎常人的頭腦,我應該感到幸運才是!
于是,霍金用自己的勤奮,證明了奇點定理、面積定理、以及黑洞存在熱輻射。
很喜歡霍金說的這句話:
“一個人身體殘缺了,絕不能讓精神也殘缺了?!?/span>
深埋地里的種子,看不見一絲光亮,可它始終在努力生長,因為它知道破開的那一刻到處都是陽光的味道。
可見,遭遇挫折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沒有一個遇事不慌的心態(tài)。
只有心態(tài)好了,路才會寬,生活才會順遂。
心態(tài)強大的人,不懼生活的刁難
海明威說過:
“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,你盡可把他消滅掉,可就是打不敗他?!?/span>
一個真正心態(tài)強大的人,碰到急事不會手忙腳亂,遇到大事不會畏手畏腳,看到小事不會斤斤計較。
在人民日報上看過一個故事:
安徽合肥有一位女士叫彭霞,因為母親懷孕的時候誤食了藥物,導致她出生后與同齡人有很大的區(qū)別。
成年后,她的身高只有1米1。
盡管生活跟她開了一個玩笑,可她卻始終堅忍不拔,向陽而生。
她與患有疾病的丈夫,相濡以沫,靠賣氣球維持生計。
賣一個氣球能賺兩三元,一個月也能賺上2000多塊。
再加上兩人有低保,生活還能過得下去。
夫妻倆除了給上大學的兒子寄去學費和生活費之外,每個月還能攢上一點錢。
兩人養(yǎng)活自己、養(yǎng)活家的同時,還悄悄地幫助別人。
這些年來,夫妻倆一共捐助了6名大學生和24名小學生,讓求學路上遇到坎坷的孩子看見了希望與愛。
生活的底色本就是如此:越是荊棘,越要大膽;越是陡峭,越要攀爬。
心態(tài)強大的人,則始終緊緊地握住人生的方向盤,不因困境而沮喪,駛向自己渴望已久的目的地。
一位德國漢學家曾問過作家王蒙:
“你之前是怎么熬過被打成‘右派’的狀況?如果是我,要么發(fā)瘋,要么自殺。”
王蒙爽朗地笑著說:“與其發(fā)瘋、自殺,還不如好好學習,做個‘陽光男孩’?!?/span>
在強大且樂觀的心態(tài)下,王蒙寫出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,并深受大眾喜愛。
你曾經(jīng)以為過不去的坎,都會被歲月慢慢撫平。
回過頭看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原來那件事那么小,小到你都快把它遺忘了。
心態(tài)強大的人,不會因希望渺茫就灰心喪氣,不會因前路未卜就萎靡不振。
仔細一看,他們無不心中向陽,眼里有光。
余生漫漫,做一個心態(tài)強大的人,比什么都重要。
心態(tài)好了,一切就順了
看過一個小故事:
一個建筑工地上有三個人在砌墻,路過的人問:“你們在干嘛?”
第一個人很沖地回答:“沒看見嗎?我不是在砌墻嗎?”
第二個人笑了笑說:“我在蓋一棟高樓?!?/span>
第三個人笑容燦爛地說:“我在建設一座城市?!?/span>
十年過去了,第一個人仍在建筑工地砌墻,第二個人成為了一名建筑師。
第三個人,成為了他們的老板。
這個世界上,生活會變,人心會變,唯一不變的是它會變的事實。